衡阳统战网11月7日讯(通讯员 唐军华)走进太和堂镇高龙村一水产养殖基地,笔者见到一群群草鱼在水中穿梭,有的跃出水面,溅起朵朵水花。村民们正忙着捕鱼、卖鱼,一派丰收的景象。当笔者问起该养殖户的收益时,他高兴的对我们说:“元旦期间,经常有人开着车来村里收购鱼,销路很好,年纯收入可达10多万元,这可都是托刘代表的福呀!”
村民口中的刘代表就是刘军平,衡阳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祁东县太和堂镇高龙村村支书、同心美丽乡村的守护者。
积极谏言,拉通经济发展“大动脉”
“要想富,先修路”。刘军平深知,交通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和“加速器”,是加快脱贫致富的“大通道”。
而高龙村地处偏远山区,群众住所比较分散,虽然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但由于通村公路通达率和覆盖率有限,还有很多居住在离村委会较远的群众依然没有享受到公路给他们带来的便捷。农村公路等级低、路网结构不完善,仍然是制约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
对此,他在2017年1月撰写了《关于加快加强农村通组公路通畅通达建设的建议》,向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因时就地,适时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并对偏远山区、贫困地区的农村公路建设适当给予政策照顾和资金扶持,有计划的支持农村重要联网路、断头路、口岸路等的建设,以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逐步缩小贫富差距”的建议。
衡阳市交通局高度重视,认为他的建议既实事求是,又富有操作性,加大了对全市贫困地区农村道路的建设力度。最终,高龙村筹资320余万元,硬化了14.6公里村组公路,实现了组组都通上了水泥路。
因地制宜,带领群众水里“捞金”
高龙村位于江口水库库区,水质鲜活,而位于低洼地区的农田里经常会灌满水,不适宜种植水稻,很多田荒废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刘军平决定发挥高龙村的水质优势,大力发展高密度养鱼产业。
要养好鱼,首先就要掌握养鱼知识。他利用多年积累的人际关系,引进云南一专业养鱼大户,为村民们讲授如何养鱼,而且还带领养鱼户到外地参加培训,掌握鱼塘的选址和建设、怎样高效养鱼致富、安装增氧机、鱼病综合防疫、杜绝鱼类传染病的发生、选择好优良品种、各生长期鱼的管理方法,同时,掌握鱼苗、鱼种的培育、运输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年来,为了帮助养殖户解决卖鱼难的问题,刘军平常年穿梭于各个水产交易市场,及时掌握第一手鱼价,看准鱼价好的时机及时联系养殖户出鱼,直接运到市场进行销售或引进客商前来购鱼,总能为养殖户售出较好价格,这些种种举措为他在村里树立起了良好美誉。
有着双重身份的刘军平时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和村干部,就要时刻为群众着想,带群众致富。”
引领示范,激励乡亲思想先“富”
刘军平回乡担任村干部之前,一直和妻子在外做生意,是全村名副其实的致富能人。
2005年,刘军平毅然将未来发展重心转移到老家高龙村,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他说,我一家人在外创业赚钱,还不如回家带领父老乡亲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让大家一起赚钱。同年,他众望所归成功当选为该村村主任,此后又挑起了村书记重担。
“如何把责任担起来,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让群众觉得跟自己干有希望、有盼头?”刘军平认为,首先要改变的是乡亲们的固有思想,让大家开阔眼界,思想上先“富”起来。
刘军平经常组织全体党员集中学习,积极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和省市县委重大会议精神。他多次召开全体村民会议、村党员会议,听取大家的意见和想法,统一大家思想。最终,高龙村两委作出一个大胆决定:村两委出面,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再引进种养殖大户进行管理和开发,村两委和村民按协议参与分红。
此举,消除了种养殖大户与村民单向逐一签协议的不便,加快了土地流转速度,有力地促进了全村种养殖产业的发展。目前,全村集中流转土地面积达900亩,共种植乌梅150亩,黄桃60亩、金秋梨30亩、红心柚100亩、红心脐橙150亩,高密度养鱼300亩。
“不等不靠,幸福的生活是干出来的”,在高龙村已形成一种共识。在群众的心里,刘军平是一名称职的、业务能力强的人大代表,他敢说,在推进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村集体经济等方面,他提出了不少高质量的建议和意见;敢为,大胆创新为村民指引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在他的带领下,高龙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集体经济大步向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原来的贫困村逐渐走向富裕。
中共衡阳市委统战部版权所有